給我多一點愛情, 少一點物質
- Elaine Ng
- Apr 19, 2016
- 4 min read

回舊校,途經小花園,一路走過小花園裡面的天橋,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走過那段青澀歲月,走過那段最真摰的愛情—―只有愛.的.情。 喜歡一個人,應該是這樣:見到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心跳不斷,很想時時刻刻都感受到他的體溫,聽聽他的心跳頻率是否跟自己一樣,緊緊拖著對方的手,讓指縫間沒有任何空位……這就是我當初喜歡他而且是第一個出現這樣感覺的人。我們初初最常去拍拖的地方是學校附近的一個小公園,那裡人煙稀少,很適合需要保護小苗般的戀情。 我們的愛情是在那裡孕育的。不知道為什麼,那時不怕熱不怕蚊不怕蟲,大熱天的九月,每天在小公園偷偷享受只屬於我倆的午餐。有時候去買飯,有時候我弄了飯盒給他,早早食完,儘快享受可以依偎在一齊,玩弄著對方手指的時間。陷入極度熱戀的我們,連放學的時間都不想放過。儘管是三小時還是只有半小時,我們都希望能夠相聚。不公開的戀情,最痛苦是不能在所有人面前公然親暱。(當然,公開後是做盡的。)要盡量避開所有令人產生懷疑的機會,所以每逢他要開會,我就要一個人先走了。這裡就成為我們的「老地方」,最喜歡收到這個短訊:「老地方等>3<」。很喜歡這種屬於兩人的小默契,儘管此時此刻有誰人記得這些小約定…… 那段最簡單,最真摰既愛情,我視為first true love。一段只有愛的感情,回想起來,就連畫面都有白紗在圍邊,簡單而浪漫。小公園的愛戀,有多久沒經歷了,現在動不動就去食個日本菜,動不動就出個阜,動不動就名牌袋,動不動就鑽石鏈。Hey!我們的愛情是不應該被這些佔有的,是因為感情不能滿足你在愛情上的需要,才要用物質來填補。因為不夠愛,所以才需要被物質感動。 當然,我不能否定物質給愛情的衝擊。收到後的反應是:超開心,勁開心,好開心,開心……then?開心了三五七天,這種會消耗的快樂,差不多只次於去食餐飽食完就沒的快樂。留念?請問當你見到這份禮物時,你會想起什麼?想起他/她送給你的那個畫面?想起他/她那個害羞尷尬的表情?禮物一年四件(情人節,聖誕節,生日,紀念日)的原則下,就可能還會有這種感覺,當全身,四周都是他/她送的禮物,那就開始變得沒什麼意義,這些只是對方買給我的/幫我結帳的,而不是送給我的。 樂天點想,人本性善良,一定是因為被寵壞才變質。變質三步曲: 第一:愈難得到的,才愈覺得矜貴。情人是,禮物如是。那任女朋友愈難得到,就覺得自己很愛很愛。那任男朋友從不送/送不起禮物,當你得到第一份,就會覺得自己得到全世界。 第二:得到後,繼而得寸進尺。女朋友會主動傳短訊給你了!轉頭又想她如果會主動打給你就好了。男朋友給了你第一份,就想有第二,三,四份禮物。 第三:得到太多,不稀罕了。發現女朋友原來是個慢熱的人,現在會打給你,接你收工,煮飯你食了,你卻覺得全是理所當然的。男朋友畢業了,有更多多餘的錢買東西給你了,你卻已經忘了那件是他送的,那件是自己買的,反正現在要他再買都很容易了。 直到失去,才能回到當初那份感欣的心。然而,一大堆禮物變成觸景傷情的最大原兇,還處於浪費與自毀矛盾中。 轉個角度看,送禮物給對方,或是買起他/她全身這種都是一種佔有,自卑和沒安全感的行為,和喜歡名牌的人是一樣的,需要虛榮填補自己的不足感。某些女士說:「佢連底褲都係我買比佢嫁!」亦有某些男士說:「佢上下全身都是我給的,包括她的鼻子。」這算什麼?這算是你們的愛情不是建基於愛上,是物質上。除了對著至親的人,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要照顧身邊的人一切起居飲食和一切所需。因為你們不是一生出來就注定永不分開的,親人才是。誰不是被父母買起你全身連底褲也是?父母是因為愛,給你最好,最多,他們從來都是無怨無悔的。情人太多在分手後都覺得自己損失慘重,當你有這種想法,那就是一種想被填補的想法,不是簡單的愛和付出了。 我不是聖人,也做過拜金女,但我想說:這樣的戀愛,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充滿心跳甜蜜的愛情感,請給我源源不絕的愛,不是用源源不絕的物質代替你的不足。
後記: 有天友人面書上發了段關於903《扭扭擰擰扭扭擰》的聽後感,引起興趣去聽重播。 其後思緒過度沉淪在回憶裡四天。 找出僅有看到他近況的方式。九年後,他沒怎麼變,就是年紀長了。 自從分手後他封鎖了我,他就彷彿在我生活中完全消失,沒有偶遇,沒有共同圈子,一切像似沒發生過。這麼多年後,我由段段回憶,剩下零碎。 他最後留給我的一句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一個失眠的夜晚,我翻看了我們以前的照片,很多共同去過的地方、出席過的活動、做過溫馨的傻事、說過甜蜜的情話,記憶零星模糊,再也想不清。年青時總認為戀愛是刻骨銘心,永生難忘。十年還未到,我已忘了大半。 突然發現,其實斷了一切聯絡,刪除全部照片,丟掉所有信物,可能是最好最快忘了傷痛的方法;不只忘了傷痛,開心幸福的都一同忘掉。 剩下揪心感覺的認知,這是唯一不能洗去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