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渣 - 前度
- Elaine Ng
- Apr 20, 2016
- 2 min read

前度,是一個comfy zone,因習慣,因已相識,不用把人生再說一遍,很多事情不用交代前因後果,能付予盡在不言中的貼心,這種用時間堆積的舒服感,沒幾個人能給予,猶如一生中能令你動一髮牽全身的,也沒那幾個人能做到。 自己和大部份的前度都做不回朋友,曾經深愛,曾經深交,最後陌如路人,連問一句最近好嗎都做不到。我恨死那種無力感。同聚會上無言以對,起碼雙方都知對方的存在,當真那天驀如途人,容貌隨風散去,那種感情破裂的悲哀就揮之不去。 遺憾皆因風起。 道路上人來人往,對街某處有眼光注視,極深散光的我一直看不清那人,走到旁瞄到那對白色Jack Purcell,過後不斷思索才猛然想起,剛才那抽煙的手勢,是他。曾經共同生活的人,頓時恍然大悟,招呼沒打著,視若無睹的走掉,我是如此不堪無禮。這事一直耿耿於心,不能忘懷,雖說現已沒甚關係,四目交投欠點頭微笑也未免太失禮了。直至某天在同一處,再出現他的背影,仔細看原來已變陌生,那卡其色的羽絨還算給予點溫暖,我站在對街想了會兒,腦中快速掃過當年冬天的笑容,終歸還是走了。 我問自己:儘管我今回走過去禮貌的問好,我想得到什麼?難道妄想過去打個招呼,寒暄幾句,就能做回摯友嗎?要是做不回,那造就一個尷尬場面幹嘛? 好怕,害怕回望逝去的,也怕看不到未來的。自此,要自己面對離別,定要做到微笑道別,完美離開,就是為了跟愛過的人做朋友;做到放手,揮手就走,就是為了往後還能關心他的近況,聽他訴說著他的心情,戰戰兢兢,一步望千里的計算就為著往後十年。 不用回答什麼長篇,交代什麼,就回我一句:「很好:)」就好。你過得安好,我會很替你歡喜,這樣就夠了。 後記: 我後來有告訴他,每次看《前度》的時候都會想起他,因為他是位設計師,家裡有好多mini designer chair figure 和bearbrick。在細小的房間裡依偎著,他照顧著被經痛折磨的我,還有後來如何在朋友聚會避免相見… 這篇文章一年後,我們在一位共同朋友的婚禮裡重遇,我主動上前寒暄了幾句。合照時,他的手摟著我的腰,既熟悉又陌生,百感交集。 朋友都勸阻我別再他來往,我說:「我有一個心結,解不了;解鈴還需繫鈴人,讓我去吧。」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會因為他心緒不寧,總認為是自己對他放不下。 直到他對我說:「覺得以前很難跟你聊真心話,現在才像個朋友。」我流淚了。結,解了。 原來,一直求的就是他的真誠對待和信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