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尋愛之旅 - 她
- Elaine Ng
- Apr 20, 2016
- 3 min read

我沒有說出口,我沒有把真實的愛說出口。 看到在機場等待我的她,從她的激動與親吻我的力度,我知道我對了。 與她的兩個星期,我不多言,只想記著和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也想仔細的感受她對我感覺,她的熱情,關注,照料,付出,信任和甜蜜的眼神與舉動。她總忙於為我安排節目,我告訴她:「It doesn’t matter how many places that I visited. I come here for you. For me, you are everything.」,我喜歡的,從不用做多,在我身邊就好。 在「擁有她」跟「不失去她」當中,我會選擇「不失去她」。這不關乎愛多與少,只是風險計算;衡量過「擁有她」和「失去她」,前者是得到一份完整的愛,後者是失去一個國家以及她。 「擁有她」,是能實踐這份愛,解開了雙方的困惑,得到更親密的情人關係,有一段美好的時光,然後道別;「不失去她」,我還是可以繼續把她擁納懷內,旖旎溫馨一番,繼續多了一個家和一群朋友,享有這個國度的簡單和快樂一輩子。這樣的密友關係,豐富了大家的生命,她亦不用承受變節的痛苦和壓力,就如Mama說的:「很多時候,不用每件事都清清楚楚」,何必為了一時擁有而蹂躪這一切的美好? Tata(Tata在塞爾維亞裡是爸爸的叫法,而Mama就是媽媽的叫法)私下跟她說我講中文時聲音比較低,講英文時比較高,我心裡知道答案:因為我愛她,也愛她的家人,所以我無時無刻都在嗲聲嗲氣,像小女孩一樣叫Tata 和Mama,像貓咪般在她頸背上磨蹭,像Baby那樣在床上坐著叫另一個Baby做Baby…這大概是我最自然最甜蜜的表現。 她的親友早就知道我這個中國女生的存在,對我的到臨趨之若鶩。有天,我獨自在中國市場買菜,準備為她和她的家人煮一餐中國的家常便飯;她放學後來接我,她說:「Everyone like you, everyone call me said want to see you again.」,我回了一個她會信服的答案:「May be they like you so they like me.」,我心裡的答案是:I give all my best for you, because I love you. I hope the people all around you they like me. I want you to be happy. 我用了很多心力與時間去接受自己喜歡上一個女性,這次也看到她的掙扎;在這個旅程中,我確定了自己對她的愛,鞏固了我倆的關係,我喜歡這個美得複雜卻思想簡單的女生,亦喜歡在她身邊能做最真實的自己。要是能在餘生繼續看到這位笑靨如花的女生,夫復何求? 就只有這樣的一個女生能讓我著迷了。
後記:
這幾年,見面機會不多,香港生活指數比較高,我去易,她來難。
每次見面我們都好愉快幸福的。
直至她決定留長髮,我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因工作關係被剪了男孩的髮型;由這段時間開始,我們的關係就在改變,她開始渴望成為更嬌媚溫柔的女生,我的生活環境和工作亦讓我變得更堅強嚴謹。
我們本來的相處方式對調了,這樣的相處違背了我們當初喜歡對方的原因。
我本來是嬌滴滴,喜歡被她照顧,她也很享受照顧我,我安慰她的過程;可當她嬌滴滴時,我接受不了,她也被我的獨立強悍嚇到,我還把她罵哭…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