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 《第九夜》
- Elaine Ng
- Nov 24, 2019
- 1 min read

我最近都在想一個新的概念:No future relationship is the new future.
很多戀愛關係在談論將來前都開開心心的,因為現實問題來了,大家對將來的期待不一致而沒辦法走下去(通常跟經濟有關)。
那,要是不談,順其自然呢?
各自生活直至雙方覺得婚姻有必要性才實行,直至雙方各自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談論將來,那會不會就可以把快樂延續呢?(我明白很多人想要靠婚姻得到自己沒能力得到的,一買一賣,沒什麼公平不公平,雙方同意就好。)
社會壓力逼迫,同輩比較,促使我們認為結婚是必須的。
到底我們是不是適合結婚的人?
婚姻的必要性又在那?
有小孩我同意需要有身分的人去照顧,這會對孩子的成長過程有著正面的影響。
一紙婚書只是讓分手沒那麼容易,離婚還是經常發生。
F說人的生活是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去作平衡和休息,我說那大部分的婚姻就違反這個理論,他說所以很多婚姻都不快樂,雙方困在同一個地方互相折磨;喘息是維持愉快關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關係本來不就是為了愛而已嗎?
這讓我想起一段話:「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不小心多了一個吻,然後你發現需要一張床,一套房,一個證……離婚的時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
是不是我們都忘了開初想要的,在不斷苛索裡迷失了?
Comments